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人大代表建议:储户生前没交代的存款,不能成为银行的“沉睡账”_当前观察

来源:生财之路    时间:2023-02-14 17:02:03

最近有人大代表建议:储户生前没来得及交代的存款,银行应该简化家属查询手续。并且还指出,银行应该有通知家属的义务。

这一建议,立即得到很多网友的强烈赞同。

长期以来,存款人去世,银行从来不会主动通知家属。假设有的储户走的突然,没来得及交代后事,一旦家属没有发现存款的凭证,那这笔钱十之八九就成了银行的“沉睡账”。

有网友指出,银行“沉睡账”处理制度,必须立即改革。


(相关资料图)

为啥存款人去世,家属想把钱取出来,这么难?

很多人可能都会有这种疑问,存款人去世,为啥家属想把钱取出来,就这么难呢?

我就给大家说一下银行的原因。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银行怕担责任。

假设一个储户有多个继承人家属,每个人都有同样的继承权利。一旦银行把去世储户的钱,轻易让其中一人取走。万一以后继承人之间闹纠纷,银行会有连带责任。为了防止这种责任,银行就想了一个很聪明的方法:做公证!

银行就把责任甩给了公证处,而公证处呢,可以收取2%的手续费,也很乐意这笔业务。银行是没有了麻烦,可是给家属却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

现在公证处的规定:必须所有第一继承人都在场,才给做公证。

活着的必须全部到场,不在的要去开死亡证明。实在来不了的,必须要有“放弃遗产继承申明”。这里面,只要有一个步骤搞不定,公证都要凉凉。

如果是大金额的遗产,还值得费心费力的去处理。而几千万把块钱的遗产,放弃可惜,不放弃又费心费力太不划算。

银行应该简化取款手续

对于“遗产”,银行应该简化取款手续。按照我个人的建议,5万块钱以下的金额,都应该属于“小金额”。家属在取钱的时候,只要有派出所开的死亡证明,就可以顺利把钱取出来。

至于超过5万块钱以上的大金额,只需要配偶和子女都到场,就可以直接取钱。把去公证处公证这个步骤,给彻底的去掉。

至于说怕以后家属有纠纷,那就让取钱的家属,签“纠纷责任承担声明”就可以。日后一旦出现啥纠纷,谁取钱签的字,就由谁来承担责任。

用这种方法,可以大大节约家属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也不见得日后就一定会出现啥纠纷。

对于超过三年没动的存款,银行有义务主动联系本人或家属

1 . 简化查询手续

如果存款人去世,家属不清楚在哪个银行存的钱,想要查出来,就太难了。

我身边有个同事,她公公去世后,没有留下任何存款凭证。家里人觉得不对劲,就想去查询。

但是,因为不知道具体的银行,只能在住的附近一家一家银行的查。花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在一家城商行里,找到一笔10万的定期。

如果是小地方还好,银行网点不多。像我工作的这个省会城市,全市有几千家网点,你真的是一家一家银行的查,不知道要查到猴年马月。

所以,各大商业银行,在家属查询这一块,就应该简化手续。

一家银行,只要去市分行查询,就应该能把该银行所有网点的信息都涵盖。这样查询的人,就不需要一家一家网点的跑。每个银行,只需要去市分行查询就可以。这样的话,就可以大大减少查询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2 . 银行要主动联系家属

以后储户去银行存钱的时候,银行应该要求储户留下一个“家属号码”。这个电话号码,一般情况下,不能主动联系。必须是存款人,长久没有来银行打理钱财,银行才启动这个联系方式。

比如说,储户存的是定期一年,结果已经有五年的时间,没有来过问这笔钱。而储户又联系不上,那就应该启动备用“家属号码”。

存三年期,已经连续三个周期,九年没有打理钱财,同时联系不上存款人,银行就要启动“家属号码”。

存五年期,连续两个周期,十年联系不上存款人,那也要启动“家属号码”。

如果存款人好久没有来银行,一直联系不上。而家属的电话号码,也打不通,联系不上。那银行就应该在本地市分行的官网上,公布这些“存款失联人”名单,让看见的家属,带齐证件来取钱。

如果各大商业银行,都能按照我说的这种方法来推行,那绝对会得到广大储户的称赞。人们对银行的印象,也必定会改善很多。

存款人去世,他遗留在银行的钱财,不代表就成为无主之物。那是他辛苦一辈子积攒来的,留给他的子女的。银行对于这种钱,不应该抱着别的想法。

简化查询手续,主动想办法联系家属,才是银行真正该干的事情!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珠宝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