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全球热门:大学招体育教师要求奥运冠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4-08 16:56:51

正文摘要:


(资料图片)

杭州亚运会在即,借此契机,杭州师范大学发行一则招募奥运冠军教师的招聘启事,其中的一项教师招聘要求在网上引起热议,不少围观吃瓜网友对此表示,“这更像是一个萝卜坑岗位,条件要求太高,怕是全国冠军都不行”。文件名为“杭州师范大学2023年春季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招聘计划”,其中一份表格显示,该大学的体育学院预期招募4位教师,其中“岗位编号”为HSD2314要求格外引人注目。当天下午,记者联系到了杭州师范大学的人事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招聘启事在3月份才刚刚发布,目前“奥运冠军教师”还没有招到。大学招体育教师要求奥运冠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杭州亚运会在即,借此契机,杭州师范大学发行一则招募奥运冠军教师的招聘启事,其中的一项教师招聘要求在网上引起热议,不少围观吃瓜网友对此表示,“这更像是一个萝卜坑岗位,条件要求太高,怕是全国冠军都不行”。

4月7日,上游新闻记者在杭州师范大学的官网上找到了招聘的相关文件。文件名为“杭州师范大学2023年春季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招聘计划”,其中一份表格显示,该大学的体育学院预期招募4位教师,其中“岗位编号”为HSD2314要求格外引人注目。

详细的要求为:

具有一级运动员及以上证书。田径、羽毛球、游泳、排球、乒乓球、体育舞蹈等优先。有获得过奥运冠军、世界冠军。

当天下午,记者联系到了杭州师范大学的人事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招聘启事在3月份才刚刚发布,目前“奥运冠军教师”还没有招到。校方工作人员还认为,招募奥运冠军当老师是很正常的事,如短跑健将苏炳添,除了可运动员之外的身份,他还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工作人员还表示,任何的运动领域都行,没有限制,若是真的招募到相关人才,学院会根据自我发展的要求与规划决定其是以科研为主还是教学为主。体育老师的专业技能也是十分重要的。

若是学校拥有了奥运冠军为背景的教师,凭借其极高的专业素养以及丰富的经验必定能够更好地船首学生一些专业知识以及提高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对学校的长期发展来看是十分有利的。

责任编辑:陈佳东

大学招体育教师要求奥运冠军相关阅读:

大学招聘“奥运冠军”当老师,是个好事情 | 新京报快评

杭州师范大学慎园操场。图/杭州师范大学官网

近日,有条招聘教师的帖子在社交平台上火了。

据上游新闻报道,杭州师范大学上个月发布的招聘启事中,体育教师岗位的具体要求是“获得过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对此,不少围观网友表示,“太厉害了”“不拿奥运冠军,谁本科能进杭师大当老师啊”。

把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要求写进招聘启事,确实非常吸引眼球。也有媒体去求证,这则招聘的确存在。

据学校工作人员说:“这个也是很正常的,像苏炳添这些名将不也是在高校当老师吗?正好今年是杭州亚运会嘛,我们也希望利用这个契机引进一位奥运冠军级别的教师。”不过,学校也表示,目前还没招到。

那么,“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的要求很高吗?倒也未必,中国早已成为世界体坛的金牌大户,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自然也越来越多。如果学校真的是“下血本”引才,相信会有回应的,世界级运动员在中国已经不那么稀缺了。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曾经的冠军选手能去高校任教,也不失为一个相对圆满的出路。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头衔,并不能保证运动员可以一直处于“人生巅峰”。根据媒体梳理,很多冠军退役后不过是过上普通人的生活,甚至会因为一些意外而导致境遇凄凉。

所以,如果高校能够提供一个相对稳妥的再就业渠道,其实对于保障运动员权益、鼓励人们从事体育,也是有帮助的。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教师岗位的具体要求是“获得过奥运冠军、世界冠军”。

很多运动员也确实选择了这条路,在暨南大学担任副教授的苏炳添就是其中一例。此外,体操奥运冠军陈一冰退役后入职北京师范大学,女排奥运冠军林莉在福建工程学院任副教授,跆拳道奥运冠军罗微也在中山大学任教等。而杭州师范大学也已有羽毛球世界冠军李玲蔚加盟。

可以看出,奥运冠军和高校的强强联合已渐成趋势,而“本校老师”是奥运冠军,对于大学的品牌形象也是一种极大的提振。因此,招聘奥运冠军进大学当老师,无论对运动员还是对大学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

不过,也要防止大学在这个过程中急功近利、舍本逐末,把招揽冠军变成单纯的形象塑造,而忽视了与教学科研本身的嵌套。

就以杭州师范大学工作人员提到的苏炳添为例,抛开头衔,他依然是一位合格的老师:他兢兢业业地给学生上课,还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很自然地胜任了大学老师这个岗位。

可见,一位运动员是不是适合成为大学体育老师,和头衔并不必然相关,一位成绩平平的运动员,也可能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练、老师、科研人员。

如果只把目光瞄准运动员头顶的光环,忽视了其他素质的考察,导致冠军沦为了学校的花瓶、摆设,那终究只会是一时的热闹,并非长久之计。

“冠军”终究不是学校代言人,其本质上还是大学老师。所以,引才固然重要,但这不能停留在风风光光地发几篇招聘启事,关键是运动员的专业素质、拼搏精神如何转化到教学中去,如何成为学生可以实实在在接触到的“师资力量”。

这并不比招揽冠军容易。学校的教学安排、人才培养都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配冠军到来之后的变化。这些,还需要学校把目光放长远,为冠军也为自身发展,打开更大的空间。

撰稿 / 夏研(媒体人)

编辑 / 刘昀昀

校对 / 刘军

以上就是关于大学招体育教师要求奥运冠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珠宝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