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公园+”更接地气,上海市民“家门口”植物诊所已建72座_世界快播报

来源:百度新闻    时间:2023-04-11 14:00:35

接地气的“公园+”不仅能将市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许化为现实,还能充分激发他们对自然和所居住城市的热爱。


【资料图】

“家门口”的植物管家、医生

今天(4月11日)在第九届上海市民绿化节开幕式上挂牌的闸北公园市民园艺中心内,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声,市民手中拿着刚泡好的香草茶,缓缓穿行在放置了各色花草和盆景的架子间,不时拿起几盆端详,与身穿绿色马甲的志愿者热烈地交流着彼此的园艺心得。

紧邻“园艺客厅”的“园艺课堂”内,医院退休职工水波在园艺“老法师”的指导下,小心地切下6种香草的茎段,认真做好标签,插入泡开的椰糠育苗块中,一周多后,它们长出根系,就能移栽到大盆中。“我以前专门做细胞培养的,但隔行如隔山,第一次晓得草本植物可以这样扦插。”

一旁,公益讲师申瑞雪被“粉丝”们团团围住,“老师,我家的铁树开春后僵掉了!”“您看看这张照片,杜鹃花的叶子怎么发黄得这么厉害?”“大家一个个来,最好把生病的植物带来,没带来的把照片准备好。今天没准备好的,可以扫二维码,我们每个周末都有线上问诊。”

热闹的现场让闸北公园市民园艺中心负责人、上房园艺副总经理蒋美华十分感慨:“没想到大家参与园艺的热情这么高涨。”

据介绍,闸北公园市民园艺中心是此前园内闲置设施改造而成,每天8时30分至20时30分开放,提供公益宣传、园艺课堂、养花咨询、绿植零售、便民茶饮以及花艺布置、花园设计等个性化服务,同时为社区园艺师、市民游客开展各种形式的园艺学习交流活动提供平台和空间。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追求精神享受,愿意在园艺上投入更多时间和物质成本。在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当地家庭园艺投入的多少,已经成为一种衡量生活水平的重要参照。

“我们调研发现,市民群众越来越渴求植物管家、医生类的服务,但现有的线上、线下渠道或平台仍相对缺乏。”蒋美华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身边健康美丽的花草已成为许多人的一种精神寄托,市民群众已不满足简单地买一些花草回家观赏,他们需要有经验的人“带教”,想把花草养得更好,而当它们生病时,能够及时诊断,对症下药。

公园里开设的市民园艺中心就是市民群众“家门口”的植物管家和医生。记者注意到,闸北公园市民园艺中心每个月都将开两三堂课,包括压花艺术、芳香唇膏、立体插花、冬季植物养护等,师资也相当“大咖”,包括大学教授、植物园工程师、园林植物研究所所长等。

已建成72座市民园艺中心

到2025年,上海将初步建成“上海花城”和国内领先、与社区15分钟生活圈相配套的家庭园艺应用服务体系,而普及社区园艺师制度和建立并完善市民园艺中心服务网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

截至去年底,上海已全面建立社区园艺师制度并实现了街镇全覆盖,327名社区园艺师扎根基层,为社区提供群众性的绿化知识普及和专业性的绿化技术咨询服务。同时,上海已建成72座市民园艺中心,家庭园艺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市民园艺中心立足于公园和社区,面向广大市民,是园艺技术的展示舞台、科普展览的教育基地、园艺实践的体验中心、园艺知识的培训讲堂,可以为推进社区园艺师制度、提升市民群众园艺素养和技艺水平、完善家庭园艺服务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目前市民园艺中心已覆盖所有区,上海正在推进街镇一级市民园艺中心的建设。”上海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秘书处处长张浩表示,结合“公园+”工程,还将把一批市民园艺中心打造成“网红”打卡点,吸引多年龄段的市民常来公园。

去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市民园艺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市民园艺中心将以服务市民、公益为主、功能融合、因地制宜为基本原则,在坚持政府引导的前提下,探索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的操作模式。闸北公园市民园艺中心就引入了上房园艺公司,作为负责园艺中心日常运营的第三方。

在功能方面,市民园艺中心以园艺咨询、科普宣传、园艺讲堂、技能培训等为基本功能,将园艺展示、园艺体验、园艺休闲场地、园艺产品销售、轻餐饮服务等作为拓展功能,计划设立市民园艺中心的公园、党建服务中心、社区活动中心、文化中心、睦邻中心等可根据当地市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场地等条件,因地制宜地提供对应的服务。

本文作者:陈玺撼

题图来源:陈玺撼 摄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珠宝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